Home 传统赛事介绍 中国足坛最靠谱的两个后腰:一个已有资格为国出战,一个飞回美国

中国足坛最靠谱的两个后腰:一个已有资格为国出战,一个飞回美国

国足又要开始集训了,说实话,每次听到这个消息,我的心情都会有些复杂。一方面,我自然是期待的,毕竟谁不希望中国足球能有出色的表现,打破困局、争口气呢?可另一方面,我也有些害怕,特别是当阵容一公布的时候,总有一种让人忍不住摇头的感觉。

这次集训是为了备战世界杯亚洲预选赛,按照计划,国家队已经准备开始集结训练了。然而,名单一直没能及时公布,但球迷们似乎都已经心照不宣——最让人担忧的,还是那一位置:后腰。

说到后腰,大家应该知道,这个位置在现代足球中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简单的防守职责。尤其是在伊万科维奇提出的“菱形中场”战术中,后腰的角色非常复杂。他不仅需要在中场进行拦截、扫荡,还要具备推动进攻和串联球队的能力。最关键的是,后腰不能软脚,体能和抗压能力也必须过硬。可是,在现有的阵容中,能完全胜任这一位置的国产球员真的是凤毛麟角。

经过一番仔细筛选,目前来看,最靠谱的两位后腰人选,应该是成都蓉城的杨明洋和上海申花的李可。

先说说杨明洋,他的经历非常独特。出生在瑞士的他,早年在欧洲接受过系统训练,后来转战中超,逐渐展现出不凡的实力。近几年,他在成都蓉城的表现愈加成熟,今年在13场比赛中贡献了2个进球,且以出色的体能和大范围的场地覆盖面积,成为了目前中超中最具跑动能力的后腰之一。更重要的是,杨明洋的会籍问题已经解决,他可以正式披上中国队的战袍,这对一支缺乏中场核心力量的国家队来说,无疑是一剂强心针。

而另一位值得一提的李可,本赛季的表现同样令人惊喜。在申花的中场,阿马杜因伤缺阵,球迷们都为球队的中场防守担心,而李可顶替上场后,不仅没有让球队出现明显的落差,反而表现得越来越出色。他身体对抗强、站位精准、出球迅速、节奏感极佳,甚至有时还能主动插上进攻,完全展现出了他巅峰时期的状态。申花的球迷也纷纷表示:有了李可,他们完全不再想念阿马杜,这足以证明他的表现有多么稳定与出色。

然而,最近有球迷在机场看到李可,发现他已经飞回了美国。这并不是说他不爱国或态度有问题,而是因为李可这几年经历了不少的波折,包括伤病困扰、外界舆论压力以及作为归化球员的身份所带来的各种困扰。曾几何时,他沉寂在公众视野之外,甚至一度不在任何主帅的计划中。今年才在申花找回了状态,却又错过了此次集训的机会,确实让人感到惋惜。

李可作为中国足球归化浪潮的先锋人物之一,2019年便身披国家队战袍,是首位在正式比赛中为中国队出场的归化球员。那时,大家对他的期待非常高,全网都充斥着“李可太顶了”“中国足球有希望了”的声音。当时他还不到27岁,正值球员黄金期。

然而,中国足球的复杂局面常常让人失望。政策的反复变化、舆论的摇摆不定、归化大潮的退去,都让像李可这样的球员逐渐失去了外界的关注。伤病接踵而至,他一度无法在俱乐部获得稳定的出场机会,甚至有些时候成为了“看饮水机”的角色。直到今年他转会至申花,才重新得到了稳定的上场机会,并且证明了自己的能力。但不幸的是,年纪也逐渐增长,已经32岁的他,尽管状态保持得不错,但是否愿意再次经历“证明”自己的艰难过程,恐怕也是一个问题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李可的足球技术背景也非常扎实,早年他曾在阿森纳青训系统中成长,并且在英冠联赛有过长时间的历练,具备非常扎实的技术底蕴。他是一位踢惯了英式足球的防守型中场,动作简洁、直接、有效,节奏感极强。相比现在许多依赖中超慢节奏的球员,李可在身体素质和比赛判断力上无疑更为出色。

所以说,李可的离开,真的让人感到惋惜。这样一位在中超赛场仍能担任核心角色、可以胜任单后腰任务的球员,竟然在国家队最需要他的时候离开,真是令人叹息。

展开全文

当李可离开后,杨明洋便成为了眼下最靠谱的后腰选择。成都蓉城本赛季的表现相对稳定,杨明洋在多场关键比赛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比如对阵武汉三镇时,他不仅在中场进行全面覆盖,还贡献了制胜的助攻;对阵河南时,他全场完成了5次关键拦截,堪称防线的定海神针。

如今,咱们曾经也有过像郑智、赵旭日、黄博文这样的优秀后腰球员,只可惜他们都已经退役。年轻球员们虽然有冲劲,但经验不足;有技术的球员,却在体能上吃紧。杨明洋的优势在于:他非常稳重,知道自己的职责,并且从不试图抢戏。他是那种最合格的后腰类型,不会做太多自我发挥,注重团队配合和整体节奏的维持。比赛中,他总是先做好防守,稳稳地将球传出去,从不拖节奏,也不做无谓的带球。

而在性格上,杨明洋也非常低调。他虽然是归化球员,但性格内敛,不张扬。赛后采访时,他总是将焦点放在战术和团队的配合上,从不夸耀自己。在训练中,他也很少和队友争论,而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情。

更为难得的是,尽管杨明洋有着欧洲足球的背景,但他已经逐渐适应并融入了中国足球的节奏,踢法也愈加符合中国足球的特点。这表明,他真心想为国家队效力,而不仅仅是为了“完成一次世界杯征程”而加入。

现在,如果李可和杨明洋能一起出战,我们的中场防线确实可以称得上是稳固了。李可的卡位扫荡和杨明洋的推进串联,两人的体能和比赛阅读能力都有很强的优势,而且都不黏球、不过度抢风头,可以互补。

可惜的是,这一切只能停留在想象中。一位已经准备好集训,另一位已经回到了家。就像中国足球的现状一样,总是差一点,总有一个环节凑不上。

至于伊万是否会招杨明洋进队呢?从比赛录像和数据来看,招杨明洋是合理的选择,毕竟中场的人员本来就非常短缺。但国家队招人的时候,常常还会涉及到“人情世故”,团队的稳定和战术体系也非常重要。杨明洋,作为一位刚获得归化资格的“新人”,是否能被信任,能否在这种关键时刻获得机会,仍是一个未知数。

写到这里,我不禁感到一阵失落。毕竟,这两位球员正是中国足球当前最为稀缺的类型:既能跑、又有头脑、不粘球、不抢风头。其中一位代表了归化球员给我们带来的技战术提升,另一位则代表了新归化时代下的融合探索。可惜的是,我们或许最终会同时失去他们。

现在的中超中,虽然有不少看似能跑的后腰球员,但当你把他们放到国际比赛的舞台上,尤其是面对日韩、西亚那种压迫强度的球队时,往往会露出短板。杨明洋和李可正是那种能顶住压力的类型,而这样的球员,在我们的足球土壤中,实在是太难得了。

希望杨明洋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,也希望李可不要就此远离国家队。我更希望有一天,中国足球不再把“好后腰”看作是稀有物种,而是足球土壤里自然而然生长的果实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