怒吼砸球展现情绪,赵睿赛后处理不满,队长角色更加成熟
第三节风向突变。
赵睿开场就命中三分球,随即尝试连中第二个,可惜球涮框而出。
紧接着一次明显的抢断,他被判投篮犯规;又过不久,他在防守三分出手时动作收得很干净,但裁判依然给了犯规。
回放中,哨声甚至延迟到球已经飞出手才响起。
这些判罚引发中国球迷的集体嘘声,赛场的情绪开始沸腾。
赵睿三节结束时8投3中,拿到9分4篮板1助攻。
末节,他在7分38秒的上场时间里没有得分,但送出两次助攻且没有一次失误。
比赛最后阶段,他的眼神已经没有了庆祝的意味,而是死死盯着计时器。
当时间归零,他才把积压在胸口的怒气通过那一记砸球释放出来。
对于这场判罚尺度的问题,现场的中国球迷并不是唯一的不满群体。
赛后,网络讨论区迅速被刷屏,有人剪出了整场比赛的争议回放,其中包括中国球员被打脸倒地无哨、韩国球员轻微接触即获罚球机会。
甚至有球迷统计,本场比赛韩国队的罚球次数比中国队多出近一倍,而犯规数却相差无几。
赵睿的情绪并非一时冲动。
过去的比赛中,他也曾因判罚问题与裁判激烈争论,甚至领到技术犯规。
但这一次,他将所有不满留到了比赛结束后才释放,避免了在关键时刻让球队陷入不利局面。
这样的处理,也成为不少球迷和评论员热议的焦点。
在这场比赛里,赵睿面对的防守不仅仅是郑成宇的贴身盯防,还有来自对方协防球员的不断包夹。
特别是在第三节韩国队开始全场紧逼时,他的持球推进和组织能力显得格外重要。
即便在得分受限的情况下,他仍然用传球为队友制造了多次空位机会。
韩国队的防守策略是优先消耗赵睿的体能。
郑成宇的防守动作多以身体冲撞和卡位为主,在对抗尺度偏向韩国队的情况下,这种打法威力更大。
赵睿几次突破都被迫提前出球,或是在空中受到干扰后无法完成终结。
第四节中段,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。
赵睿在底线附近突破被两人夹击,对方手部明显打在了他的臂膀上,但裁判依旧没有响哨。
他转身望向裁判,摊开双手,却没有多说什么,转身投入防守。
这场比赛的背景是亚洲杯的淘汰赛阶段,每一个回合都可能决定球队的命运。
中国队在上半场展现出的统治力,让人一度以为比赛会提前失去悬念。
然而第三节的判罚,让比赛重新回到胶着状态。
韩国队借助罚球不断追分,一度将分差缩小到只剩3分。
赵睿在板凳席上休息时,始终盯着场上的局势,频繁起身用手势提醒队友注意节奏。
作为队长,他既要承受对方的重点防守,还要面对场上的各种不公平因素,同时维持全队的情绪稳定。
比赛进入最后两分钟,韩国队依然紧追不舍。
赵睿在一次快攻中选择分球给空切的队友,后者上篮得手,帮助中国队重新建立6分的领先优势。
这个回合,赵睿在被撞得身体失衡的情况下仍完成了精准传球。
终场前的最后一个防守回合,赵睿死死贴防持球人,迫使对方仓促出手。
篮板被中国队抢下,时间只剩下几秒钟。
赵睿接到队友的传球,运到中场后高高举起,直到哨声响起,他才狠狠将球砸向地板。
那一声闷响在安静了半秒的球馆里显得格外扎耳。
看台上的嘘声持续了很久,韩国队员的庆祝被迫加快节奏,裁判在安保人员的护送下快速离开球场。
赵睿走向替补席,与队友击掌后直接返回更衣室,没有多余的停留。
这场比赛的技术统计中,赵睿25分钟的出场时间里,10投3中得到9分4篮板3助攻,仅1次失误,但有3次犯规。
韩国队的防守重点、裁判的判罚尺度变化,以及比赛的淘汰性质,共同塑造了这场充满火药味的较量。
赵睿的那声怒吼和那记砸球,不只是情绪的释放,也成为许多现场观众离开球馆时讨论的画面。
无论是因为判罚、对抗,还是比赛本身的紧张,这一幕都深深刻在了那一晚的记忆里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